全省农信社各项业务发展再创新高
熊盛文副省长作出批示肯定成绩提出希望
10月11日,省政府副省长熊盛文在《全省农村信用社三季度业务运行情况汇报》上作出批示:今年省农信社各项工作做得很好。存贷款都保持了快速增长,为全省信贷的持续增加作出了积极贡献。希望第四季度继续努力,保持较快增长,注重为“三农”和中小企业服务,充分发挥出农村主力金融机构的作用。
三季度,全省农村信用社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进一步强化“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市场定位,努力拓展市场份额,切实加大有效投入,各项业务继续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主要呈现四个特点。一是存款快速增长,支农实力进一步增强。至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1842.16亿元,较年初增加371.97亿元,同比多增100.21亿元,增幅25.3%,同比提高1.73个百分点。各项存款增量、增幅均为5年来同期之最。二是信贷总量持续上升,社会贡献度进一步提高。至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1310.91亿元,较年初增加279.93亿元,同比多增38.03亿元,增幅27.15%,贷款增量再创历史新高。三是各项收入快速增长,经营效益进一步提升。至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实现各项收入83.58亿元,同比增加18.43亿元,增幅28.3%;实现经营利润27.84亿元,同比增加7.34亿元,增幅35.79%;实现账面利润4.57亿元,同比增加2.65亿元,增幅137.61%。四是风险管控水平稳步提高,资产质量进一步优化。至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不良贷款余额114.74亿元,较年初下降12.32亿元,占比8.75%,较年初下降3.57个百分点,不良贷款连续33个月实现了“双降”。此外,全省农村信用社各项监管指标持续向好,达标升级形势良好,抗风险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三季度,全省农村信用社继续坚持有保有压,突出信贷投放重点,全力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的有效需求。信贷投放主要围绕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全力支持灾后重建。积极策应省委、省政府的部署,以高度社会责任感,主动配合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深入开展灾情调查,对符合条件的灾后重建有效的资金需求,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加快贷款审批,降低贷款利率,千方百计予以满足,确保支持灾后重建尤其是农民因灾倒房重建的信贷资金及时、足额投放到位。至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累计发放支持灾后重建贷款66.81亿元,其中对因灾倒房的1.8万农户发放重建贷款10.4亿元。二是继续加大涉农贷款投放,满足“三农”的有效需求。针对农村金融市场的新需求、新特点,以推广百福惠民卡、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贷款、“信用合作+专业合作”贷款为抓手,进一步加快信贷产品创新,确保涉农贷款持续均衡增长。至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涉农贷款余额1027.61亿元,较年初增加235.94亿元,增幅29.8%,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幅2.65个百分点。三是重点支持中小企业,促进县域经济持续增长。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办贷效率,优先满足符合国家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等中小企业资金需求,严格控制产能过剩和“两高一资”行业贷款,积极推进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的中小企业健康发展。至9月末,全省农村信用社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94.08亿元,较年初增加79.67亿元,增幅33.92%,高出各项贷款平均增幅6.77个百分点。
在四季度工作中,省联社将继续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引导全省农村信用社围绕国家和我省产业经济结构调整目标,进一步把握好信贷投放的力度、节奏和重点,在加快信贷结构调整中保持信贷总量均衡增长,力争全年新增贷款300亿元,为支持我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增长作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