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本行资讯  媒体关注  详情页
关于我们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百福慈善基金会”正式成立

发布时间:2012年03月15日
         冯恋,江西萍乡高坑镇泉江村一名普通的高三学生,班上团支书,品学兼优。与其他全身心准备高考的同学相比,冯恋学习之余总是暗自担心家里的经济状况,她时常问自己:“我能上大学吗?”按照自己的学习成绩,考入省内一所知名高校不成问题,但父母是靠种田卖菜维持生计的农民,家里还有位八十多岁年老体弱的祖父。高昂的学费仿佛一座大山横亘在她求知的旅途中,难以逾越。当班主任告诉她被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百福慈善基金会选为资助对象时,一下点亮了她心中的希望,为她完成学业增添了信心。冯恋只是江西全省10000余名被资助中学生的代表。
         每年资助10000名贫困学生
         2012年3月15日,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宣布正式成立“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农商银行)百福慈善基金会”。3月16日晚,将在江西艺术中心举办百福慈善基金会启动仪式暨百福慈善之夜文艺晚会,现场向贫困家庭学子进行捐助。
         “当省联社了解到全省仍有近40万名中学生因家庭贫困而不能完成高中学习时,为担当企业社会责任,让更多的人分享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成果,省联社决定发起设立‘百福慈善基金会’,形成扶贫济困的长效机制,目的就是希望通过我们的实际行动,为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撑起一片蓝天,为江西慈善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江西省联社党委书记、理事长肖四如在新闻发布会上如是说。
         2011年,为建立起担当社会责任的长效机制,省联社组织全省91家成员行社发起设立了江西首家非公募慈善基金会——百福慈善基金会,并已经民政部门正式注册登记。该基金会以“帮困助学,奉献社会”为宗旨,主要帮助农村弱势群体,资助贫困家庭子女获得平等教育的机会,为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奉献绵薄之力。江西全省农信社从利润中捐出2%左右作为百福慈善基金,目前已募集基金2亿元,每年以基金收益(约1600万元)资助省内高中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10000名以上,使他们获得平等教育的机会,用实际行动架起帮困助学的桥梁。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江西省农村信用社百福慈善基金会”的成立,这是江西省首家由金融企业发起设立的慈善基金会,也是江西省企业单位积极参与慈善事业的一大创举。它让贫困学生能够继续完成学业,让更多贫困家庭重新燃起生活的希望,它是在用爱心诠释着慈善的真谛,用爱心书写出慈善事业发展的壮丽诗篇。
         发展不忘勇担社会责任
         2004年5月江西省联社成立以来,着力破解“历史包袱沉重、资产质量低下、人员素质低、业务手段落后、管理基础薄弱”五大历史难题,不断加大产品、服务和管理创新,在持续提升对“三农”和区域经济贡献的同时,实现了自身各项业务又好又快发展。目前,已成为江西省机构网点最多、客户资源最广、业务规模最大的地方银行机构,成为服务县域经济的主力银行,成为落实国家支农政策和省委、省政府发展战略最重要的金融抓手。
         改革八年来,江西全省农信社各项存款余额从420亿元增至2670亿元,增长了5.36倍;各项贷款余额从300亿元增至1600亿元,增长了4.33倍;存、贷款平均增幅分别达25.84%、24.62%,业务发展速度每年都明显高于全省金融机构和全国农信社平均水平,业务规模从全省第四跃居第一……江西全省农信社从一个严重资不抵债、濒临破产边缘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成江西省业务规模最大、发展质量高、经营效益好、社会贡献大的正规化现代银行机构,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金融发展道路,被中国银监会誉为“江西模式”。
         发展不忘勇担社会责任。多年来,江西省农村信用社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新疆雪灾、西南干旱和瑞昌、汶川、玉树地震等灾害发生时,都能看见他们捐款捐物的慈善义举;2010年面对历史罕见的特大洪灾,该省农信社全体员工同舟共济、迅速行动,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部恢复营业,做到“洪水退到哪里,金融服务就恢复到哪里”,涌现了许多舍小家、顾大家的感人事迹;在全省农信社有近1/4农村网点亏损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2011年消除全省金融服务空白乡镇28个,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农村基础金融服务全覆盖。
 
企业文化 社会责任 消费者权益保护